新定末日密商党的羊毛用真银重义加业逻金白辑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Hyperliquid这波操作我都惊呆了。还记得两年前大家都在Galaxy上刷空投的日子吗?那些靠做任务领糖果的项目现在看起来简直像上个世纪的产物。 让我们看看Hyperliquid交出的成绩单:市场份额从可怜的0.3%飙升至66%——这个数字让人想起特斯拉当年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场景。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的交易量增长曲线:2023年210亿美元,2024年直接干到5700亿,这个25倍的增长速度连最乐观的分析师都不敢预测。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他们97%回购的政策时还以为是骗局。毕竟在加密世界,我们见过了太多天花乱坠的白皮书和无法兑现的承诺。但现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他们真的做到了。 不得不承认,dYdX在技术上确实是个优等生。记得他们迁移到Cosmos生态时,圈内一片叫好声。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有时候技术过于超前反而会成为负担。 我有个朋友就是dYdX的深度用户,他跟我抱怨说:"每次切换网络都要重新配置钱包,烦死了!"这种用户体验上的小摩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能就是致命的。相比之下,Hyperliquid的亚秒级执行速度虽然听起来没那么酷炫,但用户就是买账。 作为一个见证过2017年ICO狂潮的老韭菜,我太了解那种靠空投拉新的模式了。记得有个项目花了大价钱在Galaxy上做活动,Twitter粉丝一夜暴涨到10万,结果转化率惨不忍睹——这就是典型的"虚假繁荣"。 现在的2.0模式完全不同了。项目方必须像正经公司一样思考:如何创造真实价值?如何获得可持续收入?如何与"股东"(代币持有者)分享利润?这让我想起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说的:真正的创新应该创造垄断利润。 Hyperliquid的97%回购机制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它建立了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 这种模式让我想起苹果的股票回购计划,只不过Hyperliquid把比例做到了极致。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都在学习这套玩法,比如Aave已经开始每周100万美元的回购。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加密行业正在从青春期步入成熟期。那些靠讲故事、发空投的项目会慢慢被淘汰,真正能够创造商业价值的项目才能笑到最后。 Hyperliquid的成功告诉我们: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表现形式。在这个新时代,项目方不能再把代币当作"魔法棒",而必须像经营企业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个商业决策。 我很好奇,下一个颠覆行业的创新会是什么?也许是更激进的价值分配机制?或者是与实体经济更深度的结合?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见证者,我很期待看到这个行业继续进化。一场完美的商业逆袭
技术创新的双刃剑
羊毛时代的终结
代币经济的范式转移
写在最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冲破3.6万美元大关,后市将如何演绎?
- Pepe币为何突然暴涨93%?青蛙币逆袭背后的秘密
- TON公链:被严重低估的黑马?从Telegram生态看百倍潜力
- Bitdu豪掷150万美金押注MSG:当传统交易所遇上DeFi新贵
- Telegram Bot:DeFi交互的革命性突破
- 加密货币正在重演美股分化史?这场大象起舞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 元宇宙Web3.0淘金热:一级市场打新,小白也能玩的财富密码
- Web3融资周报:2亿美金流向这些潜力赛道,安全领域成新风口
- 比特币惊魂48小时:从33,700美元跌落后重拾升势的幕后故事
- 比特币暴涨300点!跟对人真的很重要
- 比特币ETF若搁浅:金融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或将倒下
- 星链币STARL上演惊天大反转:暴跌后24小时翻倍的秘密
- 8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透过迷雾看清BTC和ETH的真实走向
- TRB 2个月狂涨10倍的真相:谁在操盘这场魔幻牛市?
- 市场风云变幻:35000关口拉锯战暗藏玄机
-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现状:牌照争夺战中的2家赢家与5位竞争者
- 全面禁止加密货币?IMF和FSB说这招不好使
- 深圳币圈老炮儿眼中的RWA:火得莫名其妙的老套路
- NFT监管困局:英国正走在一条危险的路上?
- XRP或将迎来惊天暴涨?知名分析师揭示关键突破点位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