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器如何太坊闷声的隐藏印钞背后这个在以排财发大机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经济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感叹,在以太坊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里,最赚钱的往往不是那些被聚光灯照射的DApps,而是那些默默运作的基础设施。最近,一个叫"排序器"的组件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看似做着简单的排序工作,却悄悄收割着惊人的利润。 记得去年我第一次深入分析zkSync的财报时,惊讶地发现他们半年就赚了2000多万美元。当时我就纳闷:一个L2凭什么这么赚钱?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来自这个叫排序器的东西。 简单来说,排序器就像是一个交易调度员,它决定哪些交易先处理,哪些后处理。别小看这个权力——想想看,在华尔街的交易所里,决定订单执行顺序的人能从中获取多少利益?区块链世界也不例外。 排序器的利润计算公式其实很直白: 用户支付的总费用 - 上链成本 - 运营开支 = 净收入 但关键在于,排序器拥有定价权,就像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可以自主决定收费标准一样。 目前主流的L2项目如Arbitrum、Optimism都采用了中心化排序器。这就像把整个交易排序的权力交给了单个"交通警察"——效率确实高,但也暗藏风险。 我亲眼见证过一些项目利用这种权力搞小动作:延迟某些用户的交易、优先处理"关系户"的交易,甚至操纵MEV(矿工可提取价值)。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华尔街那些高频交易公司利用纳秒级的时间差牟利的把戏。 去中心化排序器听起来很美,但在现实中却面临诸多挑战。就像把交通指挥权分散给100个交警,虽然避免了腐败,但协调成本直线上升,通行效率必然下降。 根据最新的Dune Analytics数据,仅10月份以来: 这还只是熊市的数据!牛市时的收益简直不敢想象。难怪各大L2项目对去中心化排序器的推进都持保守态度——谁愿意放弃这样一只下金蛋的鹅呢? 最近冒出了Astria、Espresso等想做共享排序器的项目,这个想法确实很吸引人。就像云计算时代的共享服务器资源,理论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但作为一个见惯了行业博弈的老兵,我对此持保留态度: 1. 每月百万级别的利润,项目方凭什么拱手让人? 2. 就算做成"去中心化",最终控制权很可能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3. 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已经过了草创期,没有顶级资源背书的新项目很难突围 V神在《终局》一文中对去中心化的重新定义也值得玩味——有时候,商业现实会迫使理想做出妥协。 说到底,排序器之争反映了区块链世界永恒的主题:效率与去中心化、商业利益与理想主义之间的拉锯。作为一个观察者,我会继续关注这场好戏如何发展。剥开排序器的神秘面纱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拉锯战
惊人的利润数字
共享排序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股票代币化:传统金融与Web3的完美邂逅
- ORDI与Solana:一场数字货币界的龙争虎斗
- 比特币生态创业盛宴即将登陆香港,初创团队不容错过的机遇
- BRC-20生态深度观察:解析$MUBI与$ORDI的崛起密码
- 柴犬币交易狂欢:4.5万亿天量成交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 圣安娜:下一个亚洲经济奇迹的诞生地
- 区块链隐私保护的三种实用路径
- 2023年加密世界的造梦者与破局者:50位改写行业规则的灵魂人物
- TRON(TRX)价格走势观察:0.1美元目标依然可期
- IMF与加密资产:从抵触到谨慎拥抱的监管之路
- 比特币L2为何成为行业新宠?一位创业者的亲身体验
- 颠覆想象!Anome全链TCG国际锦标赛震撼来袭
- 比特币与以太坊:在市场风云中寻找方向
- 加密市场的中场休息:大饼高位横盘酝酿新方向?
- 比特币冲破4万美元后的市场观察与策略思考
- 那些被市场遗忘的潜力币:它们还值得押注吗?
- 洪伟操盘手记:11月2日早盘实战复盘
- 比特币突破4万大关,ORDI两天暴涨100%!这些机会你抓住了吗?
- 香港与沙特牵手:一场跨越东西方的投资盛宴
- 比特币冲击4万美元:一场无声的市场觉醒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