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忧一比特币E背后位老狂欢司机思录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都在为现货比特币ETF可能获批的消息兴奋不已,但我得说,这事可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Maelstrom Fund创始人Arthur Hayes最近在Blockworks的播客节目里泼了一盆冷水,他的观点让我也不禁陷入思考。 Hayes描绘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想象一下贝莱德的Larry Fink这些传统金融大鳄们,通过ETF这个工具把市面上流通的比特币都囤积起来。"他们现在可以推出比特币ETF,明天就能搞出矿机ETF,别忘了贝莱德本身就是不少大型矿场的金主爸爸。"说到这里,Hayes露出了苦笑,这场景活像一群狼闯入了羊圈。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本质上都是"国家代理人"。我深有同感——看看2008年金融危机时,这些机构是怎么配合政府行动的。Hayes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国家想要老百姓继续待在法币体系里乖乖被通胀税收割,那让这些机构通过ETF持有一大堆纹丝不动的比特币就再合适不过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参与的一个讨论会,当时就有人问:"当比特币变成华尔街保险柜里的数字黄金,它还是当初那个比特币吗?"Hayes说得更直白:"这种情况下你买的只是个衍生品,真正的比特币被锁在托管机构的金库里。这和拿着美元存单有什么区别?" 更可怕的是算力集中化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几家机构掌控了大部分矿机,他们完全可能左右网络升级方向。Hayes提醒我们,比特币引以为傲的"抗审查"特性可能会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慢慢消失。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投资者,我完全理解现在市场对ETF的狂热。毕竟短期来看,大量资金涌入确实会推高币价。但Hayes抛出的问题值得每个持币人深思:"今天赚的钱,会不会成为明天的灾难?当比特币都集中在少数机构手里,它还能保持'人民的货币'这个初心吗?" 记得中本聪在白皮书里写道,比特币是要解决"基于信用模式的固有弱点"。而现在,我们似乎正在亲手把比特币送进那个它想要逃离的体系里。就像Hayes说的,狂欢之余,我们真该想想十年后想要一个怎样的比特币世界。当华尔街巨鳄盯上比特币
比特币的灵魂危机
长远思考的必要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MUD流动性挖矿:一场DeFi世界的技术革命
- DeFi经济模型的进化论:从粗暴撒钱到精妙博弈
- Friend.tech:一场精心设计的社交金融游戏
- 盲盒经济的魅力:当不确定性遇上人性
- 比特小鹿开启矿业新纪元:共享挖矿模式掀热潮
- 美联储按下暂停键,数字货币市场将何去何从?
- Layer 2战场硝烟四起:Arbitrum豪掷4200万美元收买人心
- Tellor预言机:让区块链与现实世界无缝连接的新型基础设施
- 2025香港金融盛宴:12月10日邀您共襄盛举
- 比特币大涨!350点收益到手,3000美元轻松入袋
- L2生态NFT市场盘点:这些官方藏品你都知道吗?
- Web3世界的隐私革命:零知识支付如何重塑金融未来
-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 OpenTele:重塑金融生态的社交支付革命
- 狗狗币蓄势待发:20%持币者已尝到甜头
- 9月20日数字货币合约:当震荡遇上趋势,如何把握交易机会?
- 莱特币的春天来了?70美元大关或在眼前
- 周末交易日记:比特币和以太坊合约操作指南
- Vitalik为何对无状态如此执着?这可能是以太坊未来最重要的升级
- Gemini与DCG撕破脸:一场关于债权人权益的拉锯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