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绕道国内地带的冒游戏一场灰色厂商
最近和几个游戏圈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都在为一件事发愁:版号。这玩意儿就像游戏行业的"准生证",没它你的产品在国内就是"黑户"。但现实是,现在版号审批收紧,一年就批那么几百个,僧多粥少啊!这时候,很多厂商就把目光投向了Steam这个"避风港"。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有游戏公司把Steam当"出海通道"时,我还挺惊讶的。毕竟在我印象里,Steam就是个买游戏的平台嘛。深入了解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 Steam作为美国公司运营的平台,不受国内版号制度约束。最妙的是,根据我们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用户购买Steam上的服务是合法的。这就给国内厂商开了个"后门"——把游戏放Steam上,国内玩家照样能玩到。 记得去年有家小工作室的朋友跟我诉苦,说他们做了款独立游戏,等了两年都没等到版号。最后咬牙上了Steam,结果第一个月就回本了。这事让我感慨:有时候政策限制反而逼出了新的生存之道。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虽然目前法律没明确禁止这种行为,风险却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那起程序员翻墙工作的案子。当事人就是正常接单写代码,结果因为用了"特殊方式"上网,百万收入全被没收。这给我们提了个醒:在现行监管体系下,任何跨境经营行为都可能被放大检视。 还有个细节值得玩味:2021年音数协发布的防沉迷公约里,特别提到要抵制"通过境外平台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这话说得委婉,但明眼人都懂是在指谁。 跟几个游戏开发商聊过之后,我发现他们普遍处于两难境地:不上Steam吧,版号遥遥无期,团队要喝西北风;上Steam吧,又怕哪天政策收紧被秋后算账。 有个做独立游戏的小伙子跟我说,他们现在都玩"障眼法":游戏不设中文、屏蔽大陆IP、支付也不用国内渠道。但说真的,这些措施在监管面前有多大用,谁心里都没底。 最吊诡的是,明明Steam官方有中国版"蒸汽平台",但因为要版号,反而没几个厂商愿意用。这就像家门口有正规超市,大家却都跑去巷子里的杂货店买东西,原因无非是前者管得太严。 作为经常处理这类案件的律师,我的建议是:首先,游戏内容一定要避开敏感题材,别碰红线;其次,宣传推广要谨慎,别在国内平台明目张胆地诱导玩家翻墙;最重要的是,随时关注政策风向,做好应急预案。 说到底,现在这个局面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游戏厂商在钢丝上跳舞的同时,也该未雨绸缪。毕竟谁也不知道,监管的靴子什么时候会真正落地。 (文中案例均为真实事件,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已做化名处理)Steam的特殊地位
法律风险的灰色地带
现实中的两难选择
给从业者的建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狗狗币再现过山车行情:16%暴涨后的横盘隐忧
- 加密市场迎来重磅利好!12.5万亿资金闸门即将打开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比特币回踩蓄力,以太坊势如破竹
- 揭秘:狗狗币大鳄疯狂扫货20亿枚,市场即将迎来暴风雨?
- 比特币市场正在上演一场有趣的心理博弈
- 想靠合约交易赚外快?这份8,000 USDT的赚钱大礼包可别错过
- 史诗级行情爆发!比特币冲破12万美金,山寨币春天终于来了?
- DeFi的黄金时代落幕,我们正迎来更疯狂的金融变革
- 重磅来袭!ProsperEx区块链金融新玩法即将启动,这些机构已经抢先布局
- 以太坊高位震荡洗盘:CPI之夜暗藏玄机
- 区块链江湖风云录:10位改变游戏规则的颠覆者
- 加密货币市场热点追踪:从Coinbase调整到特朗普的股市豪言
- 比特币十月见顶?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
- RWA革命:当房地产遇上区块链,这场金融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 加密货币市场强势反弹:比特币王者归来,以太坊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
- 鲸鱼悄悄囤货,比特币大佬玩出新花样!市场风口你嗅到了吗?
- 数字资产市场遇冷:狂欢过后的理性回归
- 当AI遇上Web3:AIverse如何在喧嚣的加密AI赛道中杀出重围?
- 华尔街要变天了?美联储降息迫在眉睫,数字货币暗流涌动
- 数字金融世界今日看点:从37万亿国债到NFT热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