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保如何头的的生围剿战在科中心化本存之持去技巨色
还记得20年前的互联网吗?那时的网络世界充满无限可能,开源和去中心化是主旋律,技术人员是这场变革的主角。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社交媒体和云计算等新兴科技的崛起,巨头们逐渐垄断了这片乐土。现在,同样的剧本可能在Web3领域重演。 说实话,目前大多数人对Web3的认知还停留在加密货币和NFT这些浮夸的概念上。记得去年我有个朋友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在NFT上赚了大钱,结果三个月后他就再也不提这事了。普通人对这种高风险的投资要么避而远之,要么被伤得体无完肤。这也导致Web3行业目前的规模相当有限。 微软、谷歌这些科技大佬确实在区块链技术上有所布局,但都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就像微软曾经雄心勃勃的Azure区块链服务,最后也黯然收场——原因很简单,需求根本撑不起这样的商业项目。这些巨头需要的是十万级别的用户规模,而初创公司可能只要几千用户就能活得很好。 这种局面对小公司来说反而是个机会。至少现在,他们不用直接面对那些资金雄厚的庞然大物。但问题是,当这些小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会成为巨头的收购目标。想想看,YouTube、WhatsApp这些曾经的明日之星,现在不都成了科技巨头的囊中之物吗? Web3面临的挑战比当年互联网更严峻。现在的科技巨头个个手握重金,随时准备吞并任何有潜力的新秀。虽然目前他们对比特币交易所这类公司还心存忌惮——毕竟监管风险太大。但那些提供Web3基础设施的公司就危险了。 我最近在研究Alchemy和Infura这类公司,他们提供的区块链API服务相当有特色。还有Zeeve这样的应用链服务商,虽然现在市场需求还不明确,但谁知道未来会怎样?一旦这些公司发展到足够规模,AWS、谷歌这些巨头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要防止Web3重蹈互联网的覆辙,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快速规模化,二是保持去中心化。像Coinbase这样的公司就做得很好,他们通过Base网络等项目不断拓展生态。以太坊网络也是个成功案例,它已经发展成无法被单一实体控制的公共基础设施。 但现实总是很骨感。首先,让普通用户接受用加密货币支付服务并不容易——就像没人会用亚马逊股票来买云计算服务一样。其次,现在的高利率环境让初创公司融资更加困难,这给了资金充裕的巨头更大的优势。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最初的互联网也曾像今天的Web3一样开放、去中心化。但最终,大部分协议都被专有平台取代。Web3虽然有自己的代币经济模型,但它面临的挑战更大——现在的科技巨头比当年的对手更强大、更敏锐。 我敢打赌,未来几年我们会看到大量Web3初创公司被收购。这不是失败,但可能会让那些怀揣去中心化理想的建设者们感到失望。毕竟,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不得不面对各种监管约束,就像我们在美国市场看到的那样。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应用链真的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如果它们真的火了,科技巨头会如何反应?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巨头的观望游戏
Web3的特殊困境
生存之道
历史的教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9月20日市场解读:抓住机遇的关键时刻
- 比特币正蓄势待发:27,000美元大关指日可待?
- 市场高位拉锯战:趋势线突破才是关键
- NFT市场的残酷真相:95%是泡沫,但技术不会消亡
- 为什么以太坊总在原地踏步?三大痛点解析
- 比特币多单大获全胜!350点暴赚3000刀,这行情太给力了
- XRP鲸鱼大举抄底:3.5亿美元押注能否带来牛市?
- MetaMask Snap:重新定义加密钱包的未来
-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
- 比特币与以太坊:在市场风云中寻找方向
- 艺术与区块链的完美邂逅:波场TRON携手顶级基金会打造巴黎艺术盛宴
- TON币杀入加密前十:一个被低估的社交链正在崛起
- 8.25数字货币市场观察:比特币遇阻回落 以太坊创高后跳水
- 学术殿堂卷入金融丑闻:斯坦福大学被迫退还FTX巨额捐赠
- 9月23日主流币市:震荡中的微妙平衡,我们该如何把握?
- 加密市场本周风云:FTX风暴、SHIB梦想与ETF曙光
- USD1: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
- 加密巨头们正在抄底!这三大山寨币或将迎来春天
- 以太坊2000美元大关:这次能突破吗?市场老手给你全面解析
- MetaMask Snap:打开加密世界大门的万能钥匙?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