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现未来状与农曹建理大教授基础数据设施
记得去年参加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时,香港理工大学数据科学教授曹建农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在Web3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去中心化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蓝图。
Web3时代已经到来
说实话,每次听到"Web3"这个词,我都会想起这十年来互联网的演变历程。就像从只能看报纸的Web1.0,到可以发表评论的Web2.0,现在的Web3.0让人真正"当家作主"了。曹教授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如果说Web1.0是"只读",Web2.0是"读写",那么Web3.0就是"读写并拥有"。
最近两年,我注意到各国都在抢抓Web3的机遇。香港计划打造虚拟资产中心,北京发布白皮书,连英国都在加紧布局。这让我想起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只不过这次的技术基础更扎实。
Web3的三大核心特征
曹教授特别强调了Web3的三个关键特征,我觉得这些特征构成了Web3的灵魂:
首先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想象一下,你在社交媒体创作的内容直接归你所有,平台再也不能随意处置你的数据。其次是真正的数据自主权,你的数字身份完全由你掌控。最后是通过代币化实现价值流转,这让我想起了比特币如何改变我们对"价值"的认知。
创新正在各个层面发生
在金融领域,DeFi正在重塑传统金融体系。我有个朋友通过DeFi协议借到了贷款,全程没有银行参与,整个过程快得惊人。GameFi和SocialFi的应用也层出不穷,比如某款区块链游戏就让玩家真正拥有了游戏道具的所有权。
但更让我兴奋的是DAO这种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去年我参与了一个开源项目的DAO,几百号人靠着智能合约就能高效协作,完全不需要传统的公司架构。这让我看到了未来工作的可能性。
数据基础设施的挑战
不过曹教授也指出,目前的Web3数据基础设施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去中心化存储方案,比如IPFS,主要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但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想要快速检索特定数据还是很困难。
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处理海量的多媒体数据。你知道的,现在的区块链主要处理结构化数据,但我们每天产生的照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该如何存储和确权?更不用说还要兼顾隐私保护。
未来的三大支柱
曹教授团队正在研发的协作式边缘计算系统给了我很大启发。这个系统试图将数据、算力和AI服务有机结合,听起来就像是为Web3量身定制的"新基建"。
我特别欣赏他们把算力网络化的想法。想象一下,未来我们可能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分布式算力,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云计算,只不过这次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结语
听完这场演讲,我更加确信Web3不是泡沫。虽然技术挑战确实存在,但像曹教授这样的研究者正在一步步解决这些问题。也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真正由用户主导的互联网新时代。
最后想说的是,Web3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无论是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还是监管创新,都需要产学研各界的智慧。我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亲身体验到这个去中心化的数字新世界。
(责任编辑:访谈)
-
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2023年的Layer2赛道实在太热闹了。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公链大战时的场景,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Layer2解决方案。Arbitrum:L2赛道的领跑者在所有L2项目中,Arbitrum的表现简直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记得去年和朋友聊起这个项目时,大家还在讨论它能否在Optimism、zkSync等强劲对手中脱颖而出。现在看来,Arbi...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看到Luke的推特被各种难听的留言淹没时,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今天我想用大白话聊聊这场看似技术实则充满人情味的比特币内战。比特币开发者到底有多大权力?很多人误以为Bitcoin Core开发者就是比特币的"掌门人",这简直就像把物业经理当成小区业主一样可笑。这帮程序员更像是一群自愿打扫卫生的义工,每天忙着给比特币这个"大房子"修修补补。你要是看不惯他们... ...[详细]
-
说实话,这两年过得真不容易,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行情。但我知道,坚持总会有回报的那天。就在昨天,这个时刻终于来了——我清空了所有的奥迪仓位,130万现金稳稳当当落袋为安。看着银行账户上那个数字,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一个投资人的自白每年除夕夜,我都会录个视频总结一年的投资心路。记得去年特别倒霉,视频录好后死活传不上YouTube,气得我差点把电脑砸了。不过现在想想... ...[详细]
-
最近币圈可真是热闹非凡,比特币就跟坐火箭似的,噌地一下突破41800美元大关。这个价格可是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重回4万美元俱乐部,要知道年初那会儿还只有16k呢,算下来今年涨幅已经超过150%了。那些年初咬着牙入场或者加仓的朋友,现在估计都在偷着乐吧。不过啊,每次这种行情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认识的一位群友就在3月份以26k的价格卖掉了1.5个比特币,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还有位老哥去年砸了1... ...[详细]
-
每当市场剧烈波动时,总有人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别人能在币圈实现财富自由?"作为一个浸淫币圈多年的老韭菜,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复盘这些币圈传奇人物的发家史。神秘的开拓者:中本聪说起币圈首富,不得不提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他用一篇论文颠覆了传统金融体系。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完全无法理解这个"电子黄金"的价值。谁能想到,这位匿名创始人挖的那110万枚比特币,如今价值已... ...[详细]
-
最近几年,元宇宙已经从科幻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商业风口。说实话,每次看到元宇宙行业的数据,我都觉得震撼——这个市场正在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狂奔。普华永道的最新研究更是大胆预测,到2030年,元宇宙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5万亿美元的惊人价值。这让我想起20年前互联网泡沫时期,谁能想到今天的互联网会如此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呢?作为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经济观察者,我注意到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布局这个新兴领域。... ...[详细]
-
各位科技领域的朋友们,我最近特别兴奋地发现了一个不能错过的行业盛会!就在12月15日下午2:30,在台北Corner House,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区块链与AI投资峰会」即将拉开帷幕。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很少看到如此精准把握技术融合趋势的活动。这次峰会的阵容堪称豪华,由BP-FLAC、Eureka Partners等业内重量级机构联合主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BP-FLAC,... ...[详细]
-
Web3.0日报:Coinbase股价或迎新一轮暴涨,这些赛道正暗流涌动
最近的市场数据显示,加密领域正在经历一场令人振奋的复苏。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感叹这个行业的韧性真是惊人。市场数据速览DeFi领域总市值已经突破710亿美元大关,光是24小时DEX交易量就达到62.4亿美元。记得年初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不到现在的一半,真是让人感叹市场的回暖速度。NFT市场方面,总市值270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43亿美元。虽然比起巅峰时期还有差距,但已经能看到... ...[详细]
-
今天早上一打开行情软件,就看到比特币在43800美元附近来回震荡,跟个无头苍蝇似的。说实话,这种行情最让人头疼,不上不下的,让人拿不定主意。不过作为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倒是看出了些门道。从四小时级别来看,比特币这波反弹明显遇到了强阻力,就像个气球被戳破了一样,现在正在慢慢泄气。盘面上那些均线啊、指标啊,都开始拐头向下了,就像是一群大雁排着队往南飞。特别是量能方面,空头明显比多头要活... ...[详细]
-
大家好,我是资深金融顾问小李。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企业融资中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当你需要用货物来融资时,到底是选择仓单质押还是动产质押?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企业家朋友。动产质押:传统方式的困境记得去年有个做建材的朋友老张找我诉苦,他用一批钢材做动产质押贷款,结果遇到了大麻烦。银行不仅要派人24小时盯着货物,每次出货还得重新评估价值,手续繁琐得让人崩溃。更糟的是,他的货物在市场行情波动时价值缩水,银行立即要... ...[详细]
- 区块链隐私:破除迷思,拥抱数字时代的隐私新范式
- 90亿美元比特币转移的背后:华尔街老狐狸如何玩转加密货币市场?
- 羊毛党的末日?Hyperliquid用真金白银重新定义加密商业逻辑
- 艺术收藏迎来奶茶价时代:鲸探让数字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 AI基建和加密独角兽迎来大考:CoreWeave与Circle能否继续狂奔?
- 香港稳定币新规下,USDT和USDC的冰与火之歌
- 加密货币市场热浪来袭:ETH剑指2万美金,BTC蓄势待发
- 比特币即将引爆市场?企业囤币潮背后的惊人逻辑
- 以太坊为何能在7月成为加密市场的明星?深度解读背后的投资逻辑
- 比特币Layer2突围战:Bitlayer如何在大机构时代激活万亿沉睡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