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以太押设玩法层质坊新否终两o垄计能结L
最近在以太坊圈子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RocketPool、StakeWise等五家质押服务商突然抱团,签署了个"22%俱乐部"协议,承诺每家市场份额不超过22%。但你看市场老大Lido Finance,现在可是占了32%的份额,人家根本懒得搭理这个约定。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小区物业要涨停车费,几家小业主联合抵制,结果大业主根本不在乎。 以太坊社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Lido这头"巨无霸"越吃越胖。这就像我们小区停车场被一家包圆了,哪天人家想涨价或者搞垄断,其他业主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那能不能从以太坊这个"小区物业"本身下手,搞个新规则来防止这种垄断呢? 去年4月,以太坊基金会的Dankrad研究员提出了个叫"Two-tiered staking"的设想,后来mike研究员又做了完善。这个设计特别像我们平时买的分级基金,把质押的ETH分成两类: 这部分相当于"押金",是节点运营商自己掏的钱。如果运营不善或者作恶,这部分钱可能会被没收。就像开饭店要交押金一样,卫生不合格就要被罚款。 普通用户的钱放在这里,安全得很,就算节点运营商被罚,这部分钱也不受影响。这就像我们把钱存银行,银行倒闭了还有存款保险兜底。 这里面的利率设置特别有意思: • 节点运营商利率(r1)高一些,毕竟人家要承担风险还要运营成本• 普通用户利率(r2)低一些,相当于"无风险收益" 但这个度很难把握——r1设高了大家都抢着当运营商,设低了又没人愿意干。就像我们小区停车位管理员,工资给高了物业亏本,给低了没人愿意干。 举个栗子:节点运营商A交了1ETH保证金(C1),可以接受19ETH委托(C2),杠杆19倍。• 用户能拿19×r2的利息• 运营商能拿20×r1的利息(1自己的+19别人的) 这个设计确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风险也随之增加——就像用杠杆炒股,赚得快赔得也快。 1. 安全性问题:攻击者可能觉得成本降低了,毕竟只要搞定可削减的那部分就行2. 市场垄断:会不会又出现新的"Lido"?3. 利率设定:能不能搞个动态调整机制? 我个人最期待的是看到社区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我们小区业委会每次开会,总能有各种脑洞大开的解决方案。毕竟在区块链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能通过社区讨论解决的,对吧?问题出在哪?
两层质押:一个脑洞大开的解决方案
1. 节点运营商保证金(C1)
2. 委托质押(C2)
利率设计的艺术
实际运行什么样?
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被严重低估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 加密世界警钟再响:从两起盗窃案看资产安全之道
- 加密领域新突破:Fhenix如何用全同态加密重塑区块链安全?
- 胖企鹅2023年发展报告:数据背后的故事
-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 区块链晨报:香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加速,摩根大通跨境支付新突破
- 柴犬币(SHIB)能否逆势而上?关键因素全解析
- 币安重返比利时市场:监管风波后的曲折回归路
- 比特币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历史高点魔咒再现?
- 10月4日加密市场观察:当行情像打太极时该怎么办?
- 当马基雅维利遇见区块链:DAO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 BCH持有者集体躺平:96%的人选择当佛系投资者,300美元大关还有戏吗?
- 那些年,我们在币圈踩过的坑:老韭菜的血泪史
- 数字货币革命:比特币如何重塑我们的财富观
- DeFi借贷江湖:从MakerDAO到Aave的架构进化史
-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环保了,但问题更复杂了
- HyperLend:为Hyperliquid生态注入资本活力的关键基建
- 为什么Optimism能成为以太坊扩容的明日之星?
- 从美食到区块链:Blackbird如何用Web3重塑餐饮忠诚度
- 美国加密货币版图揭秘:这些城市正成为加密创业者的新宠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