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访谈 >>正文

投资的投道背后万学稳赚真能资门花3看看来技术

访谈6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我逛车展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个新能源品牌的销售都在热情地推销"800V高压平台"这个概念。作为一个跟踪新能源行业多年的投资者,这个技术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简单理解,就像我们家里的电压一样,新能源汽车也有自己的"电力标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用的是400V系统,而新一代的800V系统就像给电动车装了个"高压快充"模式。说实话,800V技术带来的体验提升确实明显。我试驾过几款800V车型,充电... ...

最近我逛车展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个新能源品牌的销售都在热情地推销"800V高压平台"这个概念。作为一个跟踪新能源行业多年的投资者,这个技术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简单理解,就像我们家里的电压一样,新能源汽车也有自己的"电力标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用的是400V系统,而新一代的800V系统就像给电动车装了个"高压快充"模式。

说实话,800V技术带来的体验提升确实明显。我试驾过几款800V车型,充电速度比传统电动车快了一倍不止,而且充电时电池发热量也更小。这让我想起前几年手机快充技术刚普及时的场景,用户体验的提升往往能带来市场格局的重塑。但问题来了:这样的技术创新就一定能带来投资机会吗?

技术领先≠投资时机

记得去年有家新能源企业发布了800V平台,股价当天暴涨15%,结果半年后因为量产问题股价又跌回原点。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股市里光看技术先进性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懂得把握买卖时机。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老股民说的:"再好的公司,买贵了也是亏钱;再普通的公司,买便宜了也能赚钱。"

最近有朋友问我,九方智投那个29800的投资课程值不值得报。我的看法是:投资教育确实重要,但指望花3万就能稳赚不赔显然不现实。课程的价值在于帮你建立系统的投资框架,比如如何分析政策影响、判断行业周期、评估企业估值。就拿800V技术来说,光知道它先进还不够,还要能判断市场渗透率、产业链成熟度、企业量产能力这些关键因素。

投资是门手艺活

我特别认同价值投资的理念,但实践起来远没有想象中简单。记得我第一次投资新能源股时,就因为没把握好政策窗口期,虽然选对了行业但买在了阶段性高点。后来通过系统学习才明白,投资就像学厨艺,光知道菜谱是不够的,还得掌握火候。

现在每次看到新技术出现,我都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技术离商业化还有多远?哪些企业能真正获益?市场预期是否已经price in?只有把这些都想明白了,才会考虑出手。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确实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积累。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花3万学投资值不值?我的建议是,把它看作对自己认知的投资,而不是稳赚的保证。毕竟在股市里,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某个课程,而是你通过持续学习形成的独立判断能力。

Tags:

相关文章

  • 一场别开生面的Web3线下派对观察记

    访谈

    上周五晚,我受邀参加了这场名为"金色交流会"的Web3主题派对。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领域的老兵,我对这类活动早就见怪不怪了。但这次的活动现场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走进会场的第一感觉是:这才是圈内人该有的聚会氛围!没有正襟危坐的商务会议感,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自由交流。签到台的设计就很"Web3"——不需要填表格登记个人信息,扫码绑定数字钱包就完成了身份认证。这种去中心化的签到方式,完... ...

    访谈

    阅读更多
  • 当老庄智慧遇上现代投资:一位商业思想家的人文投资观

    访谈

    每次翻开《道德经》,我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隋广义先生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把这些古老的智慧注入了现代投资理念。这不是简单的学术嫁接,更像是一位文化传承者在商业领域的创造性实践。文化基因才是终极护城河记得一次行业交流会上,隋先生举了个生动的例子:为什么茅台能穿越经济周期?不仅是因为它的财务报表漂亮,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的中国酒文化基因。这种文化价值不是财务报表能完全体现的,却构成了企业最深的护城... ...

    访谈

    阅读更多
  • 就业数据意外走弱 美国金融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访谈

    今天金融市场出了件怪事,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数据让人大跌眼镜,结果市场反应简直像坐了过山车。债券市场一片哀嚎,股市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往上窜,这剧情反转得连华尔街老司机都直呼看不懂。就业数据到底有多糟?让我们掰着指头数数:10月非农就业仅增加了15万人,比市场预期的18万差了一大截。更糟的是,8、9月份的数据还被大幅下修了近10万人。失业率倒是挺"争气",3.9%的数字创下了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 ...

    访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