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交特币的思0与一于比未来场关锋生态
说实话,我平时很少聊BRC20这个话题。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BRC20本质上就是个纯粹的投机游戏,跟技术革新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如果你觉得我这话说得太重了,那我只能说,你可能对比特币的UTXO技术架构还欠缺一些敬畏之心。市场炒作可以理解,但真的没必要把技术概念搅和进来混淆视听。 那么Taproot Assets和Ordinals这两个多资产方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用大白话说就是:Ordinals资产容易上架但难抢到,Taproot Assets资产不用抢但难推广。接下来咱们具体聊聊这两个方案的优劣。 Ordinals本质上就是个第三方数据索引服务,所有的代币部署、铸造、转账都是用户在链上发布特定数据字段完成的。Ordinals团队只是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合法性"解读而已。 这个模式的优点很明显: 第一,它确实营造了一种公平发行的假象——任何人只要往区块链上发送特定参数的交易就能参与;第二,特别适合制造FOMO情绪,那些消息灵通的玩家确实能借助信息差赚得盆满钵满;第三,矿工们简直爱死这个模式了,因为FOMO情绪推高了整个网络的交易费。 但是缺点同样扎心: 1)所谓公平发行就是个美丽的谎言,真正有价值的资产你根本抢不到早期筹码; 2)大部分小白玩家最后都是花钱买了个寂寞,啥资产都没mint到; 3)庄家操控简直不要太容易,随便发个币然后拉盘就能收割一波。 从技术角度看更是漏洞百出: 交易所充提BRC20资产时经常出现账本对不上号的情况,这就给假充值攻击留下了空子;技术上讲完全可以监控内存池数据来干扰代币发行的公平性;各个索引服务商和代打平台之间的记账逻辑也经常出问题。 说到底,BRC20就是区块链版的"击鼓传花"游戏,别跟我扯什么技术创新。那些硬要把BRC20包装成技术突破的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韭菜味。 Taproot Assets这个方案就靠谱多了。它基于比特币的多重签名和哈希时间锁来发行资产,利用闪电网络进行分发。整个过程由比特币主网结算,闪电网络则充当可信的链下扩展层。 这个模式在技术上是站得住脚的,而且通过闪电网络钱包和中继节点分发代币,能够形成真实的消费场景,这才是比特币生态真正需要的长期价值。 不过问题也很明显: 1)必须先建立初始化通道才能流通资产; 2)每个通道容量有限,要扩大规模就得增加通道; 3)分发效率受限于通道吞吐量,更别说现在用闪电网络的用户本来就不多。 你可能不知道,Taproot Assets上已经发布了4万多种资产,包括代币和NFT。但这里没有先发优势,因为谁都可以去发行"聪"(Sats),关键是谁的故事讲得好,谁的运营能力更强。 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ICO热潮,但好在Taproot Assets的叙事才刚刚开始,还没被带歪。我特别看好它在稳定币赛道的发展潜力,或许能开启比特币应用的新篇章。某种程度上,它可以对标以太坊从发币到DEX/CEX的全套分发机制。 如果你想玩短期投机,BRC20可能更刺激,但千万要警惕那些跟你谈长期价值的庄家;如果想布局长期价值,Taproot Assets值得关注,但别指望短期内就能暴富。 聪明人应该明白,这两个方案本就不是一个赛道上的选手。选适合自己的路走就好,没必要互相diss。让市场和时间来证明一切吧。Ordinals BRC20:一场华丽的投机盛宴
Taproot Assets:比特币生态的长期主义
结语: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日本创投市场迎来重大变革:数字资产融资大门即将开启
- Tornado Cash开发者Pertsev的漫长法律挣扎:一场改变加密世界规则的审判
- 又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在SEC监管风暴中低头认栽
- 神秘巨鲸大举买入SHIB,柴犬币或将迎来暴涨行情?
- Pendle War:一场DeFi世界里的精彩博弈
- 以太坊大佬的预言:美国终将拥抱加密世界的革命性浪潮
- 当赛马遇上区块链:SRC如何重塑传统赛马业的游戏规则
- 以太坊的进化之路:在挑战中砥砺前行
- 亚太经济新引擎:CPITOKEN的崛起与使命
- SHIB生态观察:一只想摘掉Meme帽子的柴犬
- 别再错过柴犬币的二层网络革命:Shibarium或将改写SHIB命运
- 数字货币的双城记: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哲学分野
- 当矿机泡澡成为新趋势:水冷技术如何重振挖矿行业?
- 金融监管新思路:一位CFTC专员的大胆提案,或将成为投资者避坑利器
- 比特币2025年或迎历史性突破:一位分析师的大胆预测
- 卓世科技掀起AI行业革命:当知识遇上模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新玩法
-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比特币刷新纪录,以太坊蓄势待发
- Friend.Tech:一场来得快去得更快的社交金融泡沫
- 币市风云:9月8日行情复盘与投资启示
- 加密货币市场十字路口:比特币横盘震荡,山寨币春天何时到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