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趋日报得关变革重大组织,这注O将进行势值
今早醒来刷推特,发现DeFi世界又热闹起来了。MakerDAO联合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在新加坡Token2049大会上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MakerDAO将设立4个子DAO(Sakura、Spark、Quant、Qual)。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大公司任职时经历的部门重组,看来去中心化组织也在经历类似的进化过程。 说到市场表现,最近DeFi领域的数据可谓是"喜忧参半"。总市值420亿美元的数字看着不错,但24小时交易量34亿美元的这个数字,让作为老韭菜的我忍不住摇头——记得2021年牛市时,这个数字动不动就能翻倍。 NFT市场更是让人捏把汗。133亿美元的总市值与8亿美元的日成交量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市场流动性正在急剧下降。NFT项目Nakamigos就是最好的例子,新季发售消息不但没带来预期中的暴涨,反而导致地板价暴跌42%。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BAYC的遭遇,看来NFT市场的寒冬还在持续。 MakerDAO这次的组织变革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把业务细分为四个方向: Sakura将专注社区建设,Spark聚焦DeFi技术创新,Quant负责RWA等金融创新,Qual则深耕区域性市场。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做法让我想起了传统金融集团的事业部制改革。有趣的是,Qual子DAO特别关注亚洲市场,看来MakerDAO也意识到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才是未来增长的关键。 美国SEC最近的动作又引发了争议。两位SEC专员公开反对对NFT项目Stoner Cats的执法行动,这让我想起去年SEC起诉Ripple时业内的一片哗然。监管的尺度确实难以把握,但一味打压创新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另一边,DeFi教育基金推出的纪念NFT系列很有意思。他们把法律斗争转化为NFT艺术品,这种创意营销方式让我想起了banksy的政治讽刺艺术。 Polygon的2.0升级是个重大技术突破。他们计划用POL代币取代MATIC,这种代币经济学调整让我想起了以太坊从PoW转向PoS的过程。技术迭代总是伴随着阵痛,但长远来看可能是必要的。 Ordinals协议的数据也令人惊讶。短短四个月铸造费用就翻了一倍,达到2000BTC。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ICO热潮时的盛况,只是主角从ERC20变成了比特币NFT。 区块链游戏《Shrapnel》对美国玩家的限制是个有趣的现象。开发商主动规避监管风险的做法很聪明,但也折射出当前美国监管环境的严苛。Com2uS提出的P2O(Play-to-Own)概念倒是给了我新的启发——也许这才是区块链游戏的正确方向。 看着这些发展,我不禁感慨:Web3行业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期,但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MakerDAO的组织变革、Polygon的技术升级、游戏厂商的模式创新,都在为下一轮爆发积蓄能量。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既要保持理性分析,也要对创新保持开放心态。市场数据快览
MakerDAO的重大战略调整
监管风波与创新尝试
技术前沿动态
游戏行业的谨慎探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创始人抛售引担忧 市场寒冬何时休?
- Casper Network:区块链世界的企业级工具箱到底有多硬核?
- 比特币铭文江湖再起波澜:Rune协议能否改写游戏规则?
- 一年了,以太坊合并带来了哪些变化?这5点值得深思
- 9月20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BTC和ETH行情解读
- Coinbase瞄准欧洲市场:收购FTX Europe的算盘打得响
- 暑气未消秋老虎来袭 这份祛湿指南请收好
- 比特币的未来:数字黄金还是泡沫?专家预测2025年或达17万美元天价
- ALEO测试网空投:普通人也能轻松赚5000美金的秘密
- 币圈安全真相:技术漏洞易防,人心险恶难挡
- 美国加密货币版图揭秘:这些城市正成为加密创业者的新宠
- 2023胡志明金融峰会:一场不容错过的财富盛宴
- DOGE币能否创造奇迹?专家深度解析5美元目标的可行性
- 致学教育获评学历教育标杆,成人教育的领跑者
- 资深交易员秦川:以太坊现技术背离信号,顺势而为是关键
- 加密货币圈大事件:有人欢喜有人愁
- 从跨境转账到全球支付:一位支付界资深人士眼中的比特币未来
- SeeDAO:一场关于数字文明的社会实验
- 以太坊行情解析:多空博弈下的交易机会
- 区块链晨报:亚运数字点火惊艳全球,数字货币市场暗流涌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