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客谷的起震案当苹盗窃一资产骗犯成诈服变惊硅数字
最近看到一起让人不寒而栗的网络诈骗案,让我这个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都感到震惊。洛杉矶小伙Amir Hossein Golshan,这个90后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堪称现代科技犯罪的教科书案例。他用四年时间,把冒充苹果客服这个老套路玩出了新花样,最后把自己"创业"进了监狱。 Golshan这小子确实有点"天赋",他把传统的电话诈骗升级成了2.0版本。还记得去年我接到过一个自称是苹果客服的电话,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没想到还真有人靠这招发财——他居然能搞到苹果官方支援线路的真实号码!这就好比骗子拿着警局的座机号码给你打电话,一般人哪能想到这是假的? 更绝的是他的"业务拓展"能力。除了冒充苹果客服盗取iCloud账户,这小子还玩起了"一条龙服务":偷NFT、盗加密货币、SIM卡劫持、Instagram账号勒索...简直是个"犯罪集团"的CEO。最离谱的是他还搞了个"分期付款"诈骗,通过Zelle收了500多个人的钱却啥服务都不提供,这商业头脑要是用在正道上...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盗取NFT那单。一个受害者被偷走了价值31.9万美元的NFT,其中包括一些稀有的CryptoPunks。这些数字艺术品在圈内可是硬通货,Golshan转手就卖了13万美元。说实话,这种新型犯罪连很多资深投资者都防不胜防。 想想看,我们平时把那么多重要信息都存在手机里,双因素认证成了最后的防线。可这家伙就专门盯着验证码下手,让不少科技达人都栽了跟头。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一位朋友被盗号的经历——同样的套路,只是规模小得多。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持续四年的数字噩梦终于画上了句号。八年刑期加上120万美元赔偿,这个判决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但说实话,看到检察官说Golshan对受害者"毫无悔意"时,我还是感到一阵心寒。 这个案子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在这个数字资产价值飙升的时代,我们的安全意识真的跟上了吗?下次收到"苹果客服"电话时,可得多个心眼了。毕竟,在这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骗子们的"创新"速度可能比我们的防范意识跑得更快。天才般的诈骗手法
数字时代的"完美犯罪"
迟来的正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英国要当加密货币界的金融城?这些新规是关键
- Blox:在Web3浪潮中搭建全球对话的桥梁
- Solana生态中的RWA革命:传统金融与DeFi的美丽邂逅
- USDe高收益狂欢背后的隐忧:拆解这场危险的资本游戏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加密货币代币如何重塑商业生态
- 以太坊高位震荡背后:狂欢中的隐忧与机会
- 美联储政策博弈:一场牵动Web3市场的利率高空走钢丝
- 从边缘到中心:比特币如何改写全球资产版图
- 资深分析师李隆:10月20日比特币以太坊走势深度解读
- 特朗普再出金融大招:你的养老金或将能买比特币了
- 当养老金遇上加密货币:一场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资本盛宴
- 地下美元经济暗流涌动:新兴市场如何玩转稳定币套利游戏
- 粉丝经济革命:Luffa如何用文化钱包重塑创作者生态
- 深度解析:RWA代币为何偏爱精英俱乐部模式?
- Web3.0日报:Terra创始人或将俯首认罪,加密市场暗流涌动
- 数字金融世界今日看点:从37万亿国债到NFT热潮
- 当加密世界遇见神秘黑猫:新加坡Token2049现场直击
- 比特币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机构悄悄布局的惊天信号
- 加密货币市场惊魂记:39亿爆仓背后的投资启示
- 企业金库革命:当CFO办公室变身加密对冲基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