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坑战手中的老司记机眼机遇A实
最近几个月,我有幸参与几个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项目,经历了不少"血泪教训"。今天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跟大家聊聊这个看似高大上的金融创新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说香港RWA突然火爆,那得从明年8月说起。届时《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这意味着稳定币终于有了合法身份。我有个做投行的老友笑称:"这就像给野孩子上了户口,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出来见人了。" 说实话,现在企业界对RWA的期待,像极了当年大家抢着搞ICO的样子。只不过这次有了政府背书,玩法正规多了。我接触的好几家上市公司,都打着"布局RWA"的旗号想提振股价,但真正懂行的没几个。 很多人以为搞个联盟链确权就万事大吉,这简直太天真了。我们团队处理过一个内地商业地产项目,光是把产权文件合规转移到香港,就折腾了三个多月。数据资产更麻烦,光是数据出境备案就够喝一壶的。 去年有个内地地产商想用区块链把房子"搬到"香港发RWA,结果被监管机构直接叫停。现在想想都好笑——你当跨境资产转移是搬家呢? 金管局现在最待见的就是稳定币和绿色债券。上周参加行业交流会,监管官员明确表示:"别想用区块链确权来糊弄我们,资产必须在我们眼皮子底下。" 这让我想起了期货市场的交割仓库制度。就像你想交易原油期货,得先把原油存到指定仓库。RWA也是这个理儿,底层资产必须能被香港监管机构随时查验。 目前看来,像电影版权、音乐IP这类无形资产反而更容易操作。我们手头有个案例,一家内地影视公司把某热播剧的海外发行权打包成RWA,流程走得相对顺畅。关键是要把权益完整转移到香港的监管实体,这步走通了后面就好办。 有个做审计的朋友跟我说:"现在最靠谱的就是找四大所出审计报告,监管看到这个就放心一半。"虽然资产不在香港,但只要证明文件过硬,还是有戏的。 这点特别容易混淆。发RWA相当于搞私募,而交易得上持牌交易所。而且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想靠社区炒作拉盘?门都没有!我认识的一个交易所老板透露,光挂牌费就要七位数,这门槛直接把小玩家挡在门外。 要说最容易落地的,还得是稳定币。不过门槛高得吓人,2500万实缴资本的门槛就让很多创业公司望而却步。有个想做港币稳定币的团队跟我诉苦:"光保证金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更别说其他合规成本了。" 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我见过最离谱的,有人把老家养猪场的收益包装成RWA项目。拜托,这跟区块链有半毛钱关系吗?真正靠谱的项目至少要过三关:法律文书核查、财务穿透审计、独立第三方估值。 个人建议,企业想玩RWA就老老实实做融资渠道,上市公司可以当利好消息。但要是想借机炒概念圈钱,迟早要栽跟头。 说实话,现在香港RWA还在蹒跚学步阶段,成功案例一个手都数得过来。我这些经验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总结的,说不定明天政策一变又得重来。不过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这个领域充满魅力,不是吗?为什么突然这么火?
全链路合规不是开玩笑
监管的红线在哪里?
文娱版权可能是突破口
发行和交易是两回事
稳定币才是亲儿子
警惕挂羊头卖狗肉
写在最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两位金融界奇才为何力挺激进降息?美联储主席角逐战暗流涌动
- 当数据遇上游戏:Footprint Analytics如何点燃Web3游戏革命的引擎
- 币圈大佬预言:债务海啸+AI革命=加密市场超级牛市?
- FTX巨额清算风暴将至:34亿美元加密货币将如何冲击市场?
- 稳定币主权化浪潮:全球监管博弈背后的货币权力之争
- 比特币ETF再添新玩家:传统金融大鳄入场,ARB翻身仗怎么打?
- 重磅来袭!ProsperEx区块链金融新玩法即将启动,这些机构已经抢先布局
- 比特币链上的俄罗斯套娃:递归铭文如何重塑数字资产
- 8月2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比特币、以太坊走势解析与操作建议
- 美联储数字货币之路:政治角力与技术探索的拉锯战
- 加密货币市场或将重现2019年辉煌?资深分析师大胆预测
- 稳定币江湖:为何USDC和DAI总是掉链子?
- 稳定币的双面刃:新时代金融秩序的挑战与机遇
- 加密货币市场屏息以待:FTX资产清算风暴即将来袭
- ETH遭遇寒冬:1650美元防线失守,市场情绪降至冰点
-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本周或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
-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
- AIX银河纪元:为AI打造的数据新大陆
- GameFi:一场狂欢后的冷思考——泡沫破灭还是凤凰涅槃?
- 周五加密市场观察:BTC与ETH合约交易的关键点位
- 搜索
-